2025 年,春节记事

注:本文纯手工打造,非 AI 生成。 修订记录 20250203 初次发布 20250204 修改部分措辞,新增 10、11 两段 正文 今年春节,和之前一样,先在妻子家吃年饭。然后,驱车和妻子孩子岳母一起回我的老家过年。尽管 450KM+,但是因为是 逆行(大多数是从南往北,而我们是从北往南),全程不堵车,全程高速,很顺利地到家了。 1、腊月二十九(2024 年没有年三十,所以腊月二十九就是腊月三十,就是 2024 年的最后一天),在高速上就开始看到高速路边,零星地有一些烟花了。天还很亮,奈何烟花更亮,烟花比天更想早点送别 2024,迎接 2025。下了高速之后,感觉更明显了,除了绚烂的烟花之外,还有在它身后的震耳欲聋的声音。 2、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妈妈就准备了一餐又一餐的地方美食。为什么是地方美食?因为同样的人,同样的食材,甚至带上同样的配菜,带到别的地方做,就是做不出来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的味道。不知道是水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本可以下次带上一壶/一桶家乡的水,再实验一次。想了想,好像没这个必要,就让这个味道留在这个地方吧,这样可以常回来看一看,尝一尝。 3、「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今年对『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特别有感觉,听着里面的歌词觉得写得非常真切,非常朴实。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吧,一年一年他们在老去,我们在长大,我们也慢慢成为了他们,他们也慢慢… 时间慢一点,多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4、腊月二十九晚上 24:00 刚过,密集地有一阵爆竹和烟花的声音。再之后声音就淡了,直至消失。再出现就是早上接近 7 点了。这个现象和疫情彻底放开的那一年迥然不同。那一年几乎是从前一年最后一天晚上晚饭开始,爆竹和烟花的声音就没有断过,一直到大年初一的早上。这是消费力的一种体现?还是大家心情/心力的一种流露?说不清楚。 5、过年回家,偶尔会遇见一些老人去世,可能就是本村的,也可能是周边的。通过什么感知到的呢?因为现在小县城里还勉强保存了一些传统的追悼方式,会有喇叭声(电子),也有会锣鼓响(手敲),偶尔还有伴有唢呐和道士极富情感略带哭腔的超度诵经声。记不清是外公还是哪位长辈之前给我讲过,一年有四季,夏季的炎热,冬季的寒冷,体弱多病的老人比较难挺过去。同样也记不清是哪位长辈给我讲过,除了这个原因,也存在有一些老人可能不再挺过去了的原因是因为过年了,家人们都回来了,这个时候走 ,既不会给家人添麻烦,又可以让更多的人送 自己。 6、年味淡了,人少了,不回家的人在忙,回家的人也匆忙。有人年底还要工作不回家,有人外面定居了不回家,有人旅行过年了不回家,还有可能压根不喜欢家而不想回家。总之,人少了,气氛已经远没有我小时候感知的那么热闹了。回来的人,也有一些一直捧着手上的那块屏幕,盯住不放,生怕和这个世界失去联系。当然也有一些没出去的人,通过这块屏幕,生怕和世界脱节。屏幕上都是一条条视频,殊不知屏幕就是他们共同的世界。 7、我父亲是一位有些许沉默寡言的人。每年大年初一,按照习俗我们都会去逝去的亲人的坟墓拜年。有一些话,父亲每年都会重复地说。之前我还会打断父亲,说怎么又说去年同样的话。最近几年,我都是很仔细的听着,点头,附和着。生怕父亲下回不愿意说了。比如,父亲的爷爷的故事,我的爷爷的故事… 8、今年和往常不太一样。过去几年只有一个小朋友,今年我们带了两个小朋友,且小的还不到一岁。大的此时最好玩,能和你对话,也能够听懂你的话。小的此时也最好玩,抱着逗一逗就笑,放车里推一推也不哭不闹。珍惜和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跟大的在临返程前一晚,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仪式下达成了 3+1 的约定,为什么是 3+1,我本意是说我想对他在 2025 年有 3 个希望,他说再加 1 个,所以变成了 3+1。分别是: 多运动,强身健体; 少吃零食,按时吃饭; 主动尽早桌面时间,避免拖沓; 尊重长辈,有不同意见可以跟长辈友好沟通。 9、DeepSeek 很火,种草平台的力量也很强。身边的亲戚都有所耳闻,并且在讨论并且使用。DeepSeek 的兴起是好事,这应该是目前(2025/02/03)国内最好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并免费使用的大语言模型。 10、好东西。人得学会体验,能力范围内体验一些好的东西。只有体验过什么是好东西,才会想办法去获得更好的东西,创造更好的东西。 11、简单的幸福。自结婚之后几乎每年都是在妻子家吃完年饭,然后驱车回我家和爸妈一起过年。其中又一年是因为疫情困住了,有一年是接双方父母一起来到了我们所在的城市。今年是岳母陪我们一起到了我家。妻子的陪伴,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宽容与包容,这就是简单的幸福。 祝大家 2025 一切顺利。

二月 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