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周,好东西
从这一周开始,后面打算把一周看到的自己觉得好的 好东西 做个记录,也算分享。首要目的是记录,方便自己后面寻找;次要目的是分享,因为我不需要一键三连。 这是我的一周周刊,起名为 好东西,本质上我是想记录一下自己接触到的好东西,以及分享好东西。后面每一周我都会有个不一样的切合主题的标题。 文章 1、养成一个好习惯,为何比想象中更难? 看完这篇文章,习得一个观点重要的且自己也认同的观点,就是 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出自于"先秦《孟子·离娄下》有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当事情不如意或目标未达成时,先回过头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内省、修正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首先归咎于外部条件或他人。 人类想要改变,却又害怕改变 人生在世,时间不长。有一个很朴素的但是很多人都没办法真正践行的道理:做人做事要果断一点。觉得要改变什么,Just Do It。 以学习编程为例,互联网上本身就有很多优秀的资源。规划好,一点点学,持之以恒,总会有效果。但是,不少人会问:我现在学还来得及么?到此刻会有人问:现在都 AI Coding 了,我还有必要学习么?IDE 装了 N 遍,Hello World 写了无数次,最终还停留在:来得及么?有必要么? 养成良好习惯,要反求诸己 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不假外求 不能把 自己的问题 责怪到客观的环境或者工具上。 以我自己的阅读习惯为例,过去一直没有习惯阅读,爱上阅读: 最开始自己会觉得是没有良好的阅读器,所有有了 Kindle, 然后觉得 Kinde 的资源不足(再加上 Kindle 在中国也正式停服),下载下来想读/要读的资料排版也不佳(开始琢磨需要换一个可以支持 微信读书 类工具的阅读器) 接着有了 iPad mini 最后觉得 iPad mini 没有墨水屏护眼,又在琢磨新一代的墨水屏阅读器 终于,后面还是醒悟了,工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的决心和毅力。 摘录: 人拥有的一个最大的习惯便是:习惯活着。每天吃同样的饭、睡同样的觉、打同样的卡、见同样的人。 的确挺可怕的。我印象中我在我自己初中的时候,晚上一个人睡觉会惊醒,会想到自己终究有一天会死去。然后会反思我该怎么活好这一生。那个时候我会起来看书,做题,希望用知识来麻痹自己。现在偶尔也会想起这个问题,现在想的更多的会是个人价值,家庭陪伴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你拥有了现实感,却活在虚妄之中,它并不是你的现实自由。 现在盛行的短视频,短剧。让很多人沉迷于此。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刷短视频,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也是刷短视频。在虚妄之中刷了一天。 音视频 1、 Richard Feynman to Arline - Read by Oscar Isaac 这个是我看到 理查德.费曼 给亡妻的情书之后,在 Youtube 找到的 Oscar Isaac 朗诵视频。在此被文字里面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震撼。妻子是这一辈子跟自己朝夕相处时间最长,彼此依赖最多的一个人,需要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