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而立之年了,别做这些事

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 等待,很多事情现在都不能着急。坚守,不能在一片混乱中就跟着大家走。 —— 钱理群 有所为首先得有所不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别爆粗口,别动怒。 别想着做别人的人生导师,掌控好自己的表达欲,多倾听,不要自我陶醉和滔滔不绝。 聚会场所不主动聊车子、房子、股票等话题,尽量少参与这些话题的讨论。 别开黄腔,尊重两性。 别作恶,别有意害人,要善良。 不要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本文持续更新,用于提醒自己。

一月 9, 2022

2025 年,春节记事

注:本文纯手工打造,非 AI 生成。 修订记录 20250203 初次发布 20250204 修改部分措辞,新增 10、11 两段 正文 今年春节,和之前一样,先在妻子家吃年饭。然后,驱车和妻子孩子岳母一起回我的老家过年。尽管 450KM+,但是因为是 逆行(大多数是从南往北,而我们是从北往南),全程不堵车,全程高速,很顺利地到家了。 1、腊月二十九(2024 年没有年三十,所以腊月二十九就是腊月三十,就是 2024 年的最后一天),在高速上就开始看到高速路边,零星地有一些烟花了。天还很亮,奈何烟花更亮,烟花比天更想早点送别 2024,迎接 2025。下了高速之后,感觉更明显了,除了绚烂的烟花之外,还有在它身后的震耳欲聋的声音。 2、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妈妈就准备了一餐又一餐的地方美食。为什么是地方美食?因为同样的人,同样的食材,甚至带上同样的配菜,带到别的地方做,就是做不出来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的味道。不知道是水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本可以下次带上一壶/一桶家乡的水,再实验一次。想了想,好像没这个必要,就让这个味道留在这个地方吧,这样可以常回来看一看,尝一尝。 3、「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今年对『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特别有感觉,听着里面的歌词觉得写得非常真切,非常朴实。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吧,一年一年他们在老去,我们在长大,我们也慢慢成为了他们,他们也慢慢… 时间慢一点,多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4、腊月二十九晚上 24:00 刚过,密集地有一阵爆竹和烟花的声音。再之后声音就淡了,直至消失。再出现就是早上接近 7 点了。这个现象和疫情彻底放开的那一年迥然不同。那一年几乎是从前一年最后一天晚上晚饭开始,爆竹和烟花的声音就没有断过,一直到大年初一的早上。这是消费力的一种体现?还是大家心情/心力的一种流露?说不清楚。 5、过年回家,偶尔会遇见一些老人去世,可能就是本村的,也可能是周边的。通过什么感知到的呢?因为现在小县城里还勉强保存了一些传统的追悼方式,会有喇叭声(电子),也有会锣鼓响(手敲),偶尔还有伴有唢呐和道士极富情感略带哭腔的超度诵经声。记不清是外公还是哪位长辈之前给我讲过,一年有四季,夏季的炎热,冬季的寒冷,体弱多病的老人比较难挺过去。同样也记不清是哪位长辈给我讲过,除了这个原因,也存在有一些老人可能不再挺过去了的原因是因为过年了,家人们都回来了,这个时候走 ,既不会给家人添麻烦,又可以让更多的人送 自己。 6、年味淡了,人少了,不回家的人在忙,回家的人也匆忙。有人年底还要工作不回家,有人外面定居了不回家,有人旅行过年了不回家,还有可能压根不喜欢家而不想回家。总之,人少了,气氛已经远没有我小时候感知的那么热闹了。回来的人,也有一些一直捧着手上的那块屏幕,盯住不放,生怕和这个世界失去联系。当然也有一些没出去的人,通过这块屏幕,生怕和世界脱节。屏幕上都是一条条视频,殊不知屏幕就是他们共同的世界。 7、我父亲是一位有些许沉默寡言的人。每年大年初一,按照习俗我们都会去逝去的亲人的坟墓拜年。有一些话,父亲每年都会重复地说。之前我还会打断父亲,说怎么又说去年同样的话。最近几年,我都是很仔细的听着,点头,附和着。生怕父亲下回不愿意说了。比如,父亲的爷爷的故事,我的爷爷的故事… 8、今年和往常不太一样。过去几年只有一个小朋友,今年我们带了两个小朋友,且小的还不到一岁。大的此时最好玩,能和你对话,也能够听懂你的话。小的此时也最好玩,抱着逗一逗就笑,放车里推一推也不哭不闹。珍惜和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跟大的在临返程前一晚,在「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仪式下达成了 3+1 的约定,为什么是 3+1,我本意是说我想对他在 2025 年有 3 个希望,他说再加 1 个,所以变成了 3+1。分别是: 多运动,强身健体; 少吃零食,按时吃饭; 主动尽早桌面时间,避免拖沓; 尊重长辈,有不同意见可以跟长辈友好沟通。 9、DeepSeek 很火,种草平台的力量也很强。身边的亲戚都有所耳闻,并且在讨论并且使用。DeepSeek 的兴起是好事,这应该是目前(2025/02/03)国内最好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并免费使用的大语言模型。 10、好东西。人得学会体验,能力范围内体验一些好的东西。只有体验过什么是好东西,才会想办法去获得更好的东西,创造更好的东西。 11、简单的幸福。自结婚之后几乎每年都是在妻子家吃完年饭,然后驱车回我家和爸妈一起过年。其中又一年是因为疫情困住了,有一年是接双方父母一起来到了我们所在的城市。今年是岳母陪我们一起到了我家。妻子的陪伴,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宽容与包容,这就是简单的幸福。 祝大家 2025 一切顺利。

二月 3, 2025

读《我叫刘跃进》

1、Why 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不如不读。 日常自己有不少的空闲时间,时间可能是碎片的,适合阅读一些小说类的书籍。 之前阅读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觉的还不错,所以小说里面继续选择了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 2025 年给自己也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 这本书就是那 1/52 了。 2、Who 这本书是谁写的,作者的背景是什么,里面关联的人物有哪些。(一个好的作者往往有多部优秀的作品) 作者的多部小说都被影视改编,比如 《一九四二》 、《我不是潘金莲》 等。这些我都看过,有一些还不错。 3、What 这本书讲了什么。每读完一章,试图回顾一下这一张的内容,列出关键点。 刘跃进丢了一个包,开始寻包。寻包的过程中又意外捡了个包(是偷包贼投另外的包的时候仓皇时间丢的)。包里有商人和高官的阴谋,犯罪证据。然后,有几股人开始寻找这包。 刘跃进本人、刘跃进的“朋友”、商人严格,严格雇佣的侦探 、官员贾主任和秘书老蘭、老蘭找的侦探、黑社会性质的曹哥等等。将丢包、到寻包、寻包里面的 U 盘,一件事情带一件事情,层层串联。 虽然贪官事大,但是对于刘跃进而言自己丢包的事情才更大,普通百姓更关注自己眼前的事情。 4、How 这本书提供了什么行动建议。 这本书没太多行动建议,但是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点点阅读小说的快感。 5、Think 读完这本书你的思考是什么?是否认同作者?书中的内容是作者的,但是阅读完这本书你的思考是属于你的。 每个阶级的人看到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都不一样。无非对错。 尽管小说里面有很多的人物,通过故事线将这些任务串起来,在合适的时机有重复对于人物的刻画,人物很多,但很鲜活,也不至于完全记不住。这就是作者的写作能力的体现。 6、TODO 读完这本书,你决定要做些什么?列下来,并且 DO IT。 挑选下一本值得读的小说性质的书籍,莫言的《丰乳肥臀》 。

一月 24, 2025

2025,我的计划

2025 年,我自己创建了几页 page,用这几页 page 来作为我 2025 年的计划,也作为年尾对我 2025 年计划的检验。 2025 年,我的日记 和 2024 年一样,每天随手记录一下。可以帮助自己回忆、总结以及督促自己向前看。 2025 年,我读过的那些书 自己日常的爱好比较少,这几年在出差的过程中,独处的时光里,发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能成了自己的一个爱好。2025 年,继续发扬这一爱好,让书籍和读后感,填满这一页 page。暂时先定个小目标,每周一本,一年 52 本吧。 2025 年,我去到的那些地方 2024 年,去到的地方比 2023 年少很多。2025 年,打算买一张湖北省地图,然后用飞镖,扎到哪就去到哪(灵感来自于 B站 UP 主:巡游轨迹),当然是有路可去的地方。拭目以待吧,期待自己能够和时间成为朋友,让自己有更多可以去到那些地方的时间。 2025 年,我记录的那些瞬间 因为自己平时还挺喜欢拍照的,但是可能谈不上专业。之前自己还突发奇想,在北京想了一个 “门” 的主题,就是去拍胡同里各种各样的门,在武汉想了一个 “桥” 的主题,去拍在武汉市的所有长江大桥。我个人觉得这些主题是有意思的,今年应该会继续,并且会发表出来。 年底回顾 2024 年的时候,除了日记之外,我的 iPhone 相册按照时间排序成了我主要的回顾载体。随即,我想到一个更有意思的主题,就是每天拍几张照片,每天选出来一张“代表作”。这样一周就有 7 张,2025 年就有 365 张。把它们放进我专门设置的 2025 年,我记录的那些瞬间 的相簿中。 2025 年,我的投资与回报 通过过去几年的得失判断,我确认目前只能挣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由于胆量小,太谨慎,的确会失去一些 “发财” 的机会。 工作:2025 年,工作上还是继续全情投入。理由也很简单,工作还是自己主要的收入来源。 健康:每周锻炼至少三次以上。有氧和无氧。骑车、跑步等。 学习:持续保持热情,尤其是学习 AI,也利用 AI 来学习。 家庭:花更多的时间在家庭上。自己快乐,家人开心,才是真的幸福。 赚钱:先赚自己认知范围内,自己睡得着的钱。 2024 已去,2025 已来;期待 2025。

一月 1, 2025

读《我的母亲做保洁》

读《我的母亲做保洁》 这是一本非常真实的书,真实得就像写自己的母亲(尽管母亲目前没做保洁),真实得就发生在你的周边(因为你每天可以看到工作的地方保洁阿姨),真实得每一个小场景你都可以关联起你生活的周边的模样。(比如保洁员休息的杂物间,比如垃圾中转站,比如清晨清扫马路的阿姨…)。 我的母亲有一种独特的回忆时间的方式。她不是按照公历,也不是按照农历。她的记忆以我、我弟弟、我父亲,以及她自己和身边亲人的重大生命选择和经历为坐标。她经常无法精确说出具体的年份,但她记得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这本书从前言的这一段就开始吸引着我。因为太像了。像我的外婆,像我的母亲。 挣钱 “挣钱”这两个字把她的人生缠得死死的。这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被分配的命运。 书中很多的人物都在考虑挣钱。几乎是废寝忘食不辞辛劳的挣钱。超负荷工作,要么一个人打多份工,要么一份工一天干很多个小时,而且几乎是全年无休,极端的节省,有病舍不得去看,住最便宜的房子。 压力 在高强度的竞争压力里,有时候,厕所确实可以让人平静。厕所的隔间是高级写字楼里,唯一一个可以把自己关起来,只要锁得够紧,不会被外人突然闯入的地方。 保洁员有保洁员的压力。来自于班长的监督,来自于业主的投诉,来自于对工位的竞争。 职场员工也有职场员工的压力,掉头发,厕所解压(当然,也有可能是和下楼抽烟,买饮料,喝咖啡等类似的摸鱼)。 无私的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爱。父母总是想着补贴子女,想着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所以父母挣钱给子女花,父母存钱养老也是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不要一味地索取要懂得回报。有一次跟同事聊起多陪陪父母的话题,两个人有一段共鸣:能力范围内陪父母多体验体验,消费消费。比如去看看电影、去趟酒吧,去看个演出,去外面走一走等。

一月 4, 2024

看了这么多年终总结,我领悟到了什么

我挺喜欢看别人分享的,尤其是以博客文章形式分享的内容。以下几个问题是我通过看附录中的一些文章,我自己产生的共鸣。以及对于自己的一些自问自答。 正文 1、如果继续现在的状态,那么 3-5 年内我会有什么不同? 这个不太好判断。从一线研发->研发管理->产研管理->业务管理->几乎没有边界的管理。自己在一家创业公司经历了太多太多。如果需要问有没有学到什么?有没有沉淀下来什么?我原先会认为好像不多,仔细想一想还是不少的。例如: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去面对危机,以及如何让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这些都是受益匪浅的。 2、如果不能基于 AI 创造一些应用,那至少先使用 AI。 自己算是第一批 ChatGPT Plus 的开通用户。也持续在为此付费。接下来需要好好利用这把利器。从创建 GPTs 开始,在学习语言,提升编程技能等方面着手应用。 3、勇于表达,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表达。 过去一年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担心表达出来的内容没有 “高度” 平平无奇,另外一方面觉得在朋友圈内表达有时候会放不开,有些许 “害羞”。接下来主要会在 X 上,Instagram 上和此博客上来踊跃表达,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 4、汽车作为能够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并且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的确如此。个人在 再见 2023,你好 2024 提到的去过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开车去了。再加上自己也比较喜欢驾驶的感觉,尤其是一路上听着音乐行驶在宽阔的高速上或者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时。(虽然带廿廿一起出行的时候大多数得给他放故事)。 5、写博客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次正式更新前,我的博客很长一段时间(大概 5-6 年)是托管在 VPS 上的。一方面腾讯云 VPS 马上要到期了,另外一方面博客的备案经常受到一些无厘头的整改建议或者是电话询问,再加上 VPS 部署的 Wordpress 时不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和大多数博主一样考虑到 Github 平台更大,更稳,更长久所以就有了迁移(总共就几篇有效的文章)的想法。也就有了这篇博客。 回到写博客的目的上。我写博客的目的是能够较为自由(我知道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地记录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能够在互联网上留下点什么。倘若可以帮助到一些人或者引起一些人的共鸣那就更好了。 附录 文章:2023 年终总结: 和自己对话 主页:lutaonan.com 文章:2023年终终结 主页:ganymedenil.com 文章:2023 年终总结 & 迎接 2024 🎉 主页:liruifengv.com 文章:2023年,一个 CEO 在朋友圈的胡思乱想 文章:2023 年末总结 主页:egoist.dev 文章:再见,我的2023 主页:zhaohongxuan.github.io 文章:2023 year-end summary 主页:missuo....

一月 2, 2024 · 1 分钟

再见 2023,你好 2024

再见 2023,你好 2024 最近这几年感觉时间过得尤其的快。可能是因为过去几年疫情之下的不正常生活状态,可能是因为我已经为人父有了不一样的责任,也可能是自己慢慢离开一线研发转而负责业务负责经营。从原来以工时小时来度量,转而用周,用月,甚至是按照季度。 回顾 2023 生活部分:良,工作部分:中,学习部分:差。 生活部分 良。通过 LR 看自己从 1 月份开始拍的一些照片,满满的回忆。尤其是赶在廿廿上幼儿园之前,我充分利用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带着老婆和廿廿一家三口一起游遍了武汉周边的知名和不知名的景点。例如: 黄石仙岛湖 武汉新洲香草伊甸园 武汉东湖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陂木兰花乡 清凉寨 金龙水寨 大余湾 咸宁白水畈萝卜公社 黄冈帝王湖风景区 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 鹦鹉洲长江大桥 嵩阳森林公园 大琦山(独自自驾) 九宫山(独自自驾) 岳阳楼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双峰山 黄鹤楼边上(作为定居武汉的居民,至今 2024 为止还没有登高黄鹤楼) 潜江水杉公园(实际目的是去吃小龙虾的🦞) 春申大公园 矮寨大桥 德夯苗寨&坐龙峡 红石林 平汉老铁路& 波尔登森林公园(出发点是去陪廿廿做老火车,坐完老火车旁边正好有一个原始公园就去公园逛了一逛) 大悟仙居顶 天兴洲 慕田峪长城 青岛黄岛 杨山河吧 龙王尖 中山舰风景区(其实是在风景区旁边的江边挖沙,去了还不止一次) …… 通过相片的回忆,的确去过不少地方。其中不少地方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植被茂密,堪称大自然的氧吧。当然,生活不仅仅有出去走一走,也有和家人一起呆一呆。今年回了几次老家,也适时关注着家人们的身心健康。 工作部分 中。今年重心在业务上,用心了,也走心了,结果不好不坏。 学习部分 差。零零散散有一些阅读,对于英语、摄影、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都有一些涉猎。但是都很泛泛。 展望 2024 1、生活继续保持良,向优出发。继续利用自己在家的时间多陪陪家人,多聊聊天,多带家人体验体验生活。 2、多看书,完成 24 本书 的阅读。关联: 王强:为何说读书毁了我。 3、多运动,每天合上健身记录。至少完成 300 千卡 的目标。 4、学英语,每天背单词 50个,看&听 Youtube 收藏的英语视频。...

一月 1, 2024

端午节,在路上

上一次出远门去游玩已经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候了,能够确认的是一定是在新冠疫情之前了。这次端午节看了下周边城市的天气,几乎都是阴雨天气。但是,耐不住疫情之下想去散心的冲动,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对着地图选了距离适中、自然景色为主、老婆小时候去过觉得还不错的地方——三峡(宜昌)。 原来我喜欢大海,喜欢草原。现在需要加一个:长江。看惯了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横跨的平坦的长江,再来看看三峡,看看宜昌的长江,的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平静温和,后者气势滂沱。平静温和的长江江滩适合散步休闲,气势滂沱的长江悬崖适合激发内心,燃起斗志。 看长江,游三峡,爬险峰、玩漂流… 感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一趟,很开心,很满足。期待下一次旅行。

六月 5, 2023